Page 73 - #51 Chinese
P. 73
我们用手、嘴唇、和舌头感受我们所食用或接触到的 [ Body ] 醇厚度 很难用中文名称去简单定义的一个
东西,举个简单的例子,当我们还只是婴儿时,通常 专业术语。如果你是红酒爱好者,相信对Body一词不
会本能地将双手触碰到的一切往嘴里送,可见触感与 会陌生,由于发酵而产生的乙醇等芳香物让葡萄酒有了
品尝这一举动多么密不可分。试想一下,如果我们接 浓郁的口感。Body更像是一种能用舌头来感知的密度
触的东西都是同一种触感,那会变得多么无趣。 描述,是类似液体在口腔内的黏稠程度。举个简单的
例子,喝水和喝酸奶、espresso(浓缩咖啡)等饮品
口腔中的质感体验 的区别显而易见,后者往往在口中有更醇厚的感觉。
咖啡中的Body源于油脂和
小编曾读到过不少关于触感的有趣故事和实验,对
咖啡中 的溶解物质, 赋予
于先天患有味觉缺失(ageusia)、嗅觉缺失(an-
咖啡醇 厚度、密度和 复杂
osmia)的人而言,视觉和触感成为他们品尝食物 light
性。Espresso和单品咖啡
重要标准,他们依靠对食物质地的感受,来判断食 body
的醇厚 度也不同,容 易辨
物新鲜或“美味”与否,比如肥瘦相宜的火腿、生
别。在咖啡品鉴中,学习了 轻 薄
鱼片都能提供不同层次的体验,于他们而言,触感
解Body的知识有助于更好 full
是被放大的,享受美食的过程更像是体验不同层次
地品味一杯咖啡。 body
质感的过程。 醇 厚
*趣闻:美国著名冰淇淋品牌Ben&Jerry’s的创始人
之一Ben Cohen患有“嗅觉缺失”的疾病,因此,
在设计冰淇淋品牌时,他和他的同伴通过加入大块 [ 涩 味 ] 被误解的触感 很多人形容一杯咖啡时,
与风味相衬的配料,来满足口感的馥郁。Ben闻不 往往会用“苦涩”这个词汇,因而,涩味也经常被认为
到樱桃、巧克力、杏仁等食物的香气,希望用感受 是味觉的一种表达方式。然而,涩味(Astringency)
质地的方式来弥补。也因此打响了品牌,成为冰淇 实则是一种触感,除了咖啡,在品酒、品茶时也会有
淋界的当红产品。 这样的感觉。
绿原酸含量
低 高
烘焙后 咖啡生豆
的咖啡豆
而对于咖啡品鉴而言,触感多指口感,即咖啡液体 涩味的表现是一种收敛的触感,口腔上颚后方、臼齿
在口腔中的重量(weight)、质感(texture)和结 处的紧缩感。红酒中的涩味来自葡萄皮中的单宁成
束(finish)。三者相辅相成,共同构建咖啡对口腔 分,而咖啡的苦涩则源于生豆中所含的“绿原酸”,
的触感。 其在烘焙过程中降解成不同成分,另一部分来自咖啡
豆中所含的“酒石酸”。与红酒不同的是,涩味是咖
其中,质感是构成芳香、风味等整体味觉的重要一部 啡师们在咖啡制作中一直想去除的味道,苦涩的感觉
分,我们常说好的咖啡就好似“舌头的粉刷匠”,总 终究对品尝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也预示着这支咖啡豆
能带来柔顺的回味。咖啡的body(醇厚与否)、温 在某个阶段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瑕疵。因此,得当的烘
度等都能在品鉴过程中带来不同的口感,从而帮助专 焙和萃取是成就一杯顺滑口感的咖啡的关键。
业品鉴师做出评判标准。以下两者应该是咖啡品鉴中
经常听到的“触感”形容词:
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