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6 - #59 CHN 电子版
P. 156

好茶推荐
           文/Evaa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甘、涩、香






                 里的煎茶人生哲学






                 谈到日本茶道大部分的茶友印象较深刻的应该是抹茶                     荣西禅师从中国回日本后,煎茶开始盛行起来。在16世纪后期,
                 道,然而抹茶道和煎茶道最直接的差别在于抹茶道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千利休创立了“抹茶道”。18世纪末,被称为“卖茶翁”的高游
                 的是石磨辗后的细致粉末状的“抹茶”,抹茶又分为浓                    外从11岁出家到61岁为止都是过着禅僧的日子,后因十分厌倦
                 茶(茶芽多,甘味较强)及薄茶,而煎茶道使用的则是叶                   当时僧侣社会的腐败,念念不忘重振宗风,曾作诗曰:“将为传
                 茶的“煎茶”。饮用煎茶的历史其实要比饮用抹茶更长                    宗振祖风,却堪做个卖茶翁。都来荣辱亦何管,收拾茶钱赈我
                 久,但因煎茶文化发展早期并没有系统化也无传承,故                    穷。”61岁时,他在东山开了一间叫“通仙亭”的小茶店,燃起
                 走向“道化”的时间也较晚,后因受到了日本茶道影                     茶炉,摆上钱筒卖起茶来,并且在摊位上写道:“百两不嫌多,
                 响,喜爱煎茶的文人雅士将它发扬并推广,从此煎茶道                    半文不嫌少,白喝也可以, 只是不倒找。”借由卖茶诉说人生哲
                 开始形成,从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初期开始流行至今。                    理,把茶汤称做“仙液”;茶客称为“仙客”;卖茶的担子则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“仙窠”。茶铺没有客人时,他便仰赖人接济或乞食过生活,
                 无论是抹茶道或是煎茶道都受中国茶道精神及儒家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受世俗所困的卖茶翁甚是自得其乐。更在74岁时写下《梅山种
                 影响至深,煎茶的饮用在日本十分普及,流派众多,点                    茶谱略》,到了81岁时卖茶翁将四件紫砂赠予友人后便一把火将
                 茶法及器皿也各自有其不同特色,一般煎茶道都祖述“                    卖茶的担子全烧了,坐化而去,将一切归还大地……没有留下任何
                 卖茶翁”,而卖茶翁又是如何为煎茶的形式与精神的统                    形式,就像自由不受拘束的煎茶道,后代的茶人拾起他的诗词、
                 一奠定了基础的呢?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找寻他的茶道精神,依循他的脚步及哲理发展出各式的流派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8
   151   152   153   154   155   156   157   158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